<noframes id="tpptt">

      <track id="tpptt"><strike id="tpptt"></strike></track>
      <track id="tpptt"></track>

      <track id="tpptt"></track>

      2022年7月聯合國要聞摘編

      發布時間: 2022-08-08

      字號:


      一、聯合國警告多重危機危及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7月7日,聯合國發布《2022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警告說,相互疊加的多重危機危及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社會必須為拯救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新的努力。氣候危機、新冠疫情以及越來越頻繁的沖突使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處于危險之中,這些“連鎖和疊加的危機”對糧食和營養、健康、教育、環境以及和平與安全產生影響。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的影響遠未結束。到2021年底,直接和間接歸因于新冠疫情的全球新增死亡人數達到近1500萬;2020年全球陷入極端貧困的人口新增9300萬。疫情還嚴重擾亂了基本衛生服務。與此同時,世界正處于氣候災難的邊緣。報告強調,國際社會應為未來的未知挑戰做好準備。

      二、聯合國秘書長呼吁在氣候危機等三大領域采取緊急多邊行動
        7月8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外長會上發表視頻講話時指出,國際社會應在氣候危機等三大領域采取緊急多邊行動,并強調加強多邊主義是通往和平世界的唯一途徑。古特雷斯說,氣候危機是“頭號緊急事件”。為此,從今年開始,富裕國家必須最終兌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的承諾。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是需要開展緊急多邊行動的第二大領域。他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穩定全球糧食和能源市場,支持發展中經濟體。第三個領域是疫情后經濟復蘇不平等問題。國際社會需要一項“新的全球協議”來重新平衡電力和財政資源,使發展中國家能夠投資于可持續發展目標。

      三、聯合國:世界人口預計今年11月突破80億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顯示,世界人口預計將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億。據聯合國的最新預測,世界人口將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別增長至約85億和約97億,到本世紀80年代達到約104億的峰值,并在本世紀結束前維持這一水平。許多國家的生育率近幾十年來顯著下降,世界人口增長率在2020年降至1%以下,為1950年以來首次。預計在2022年至2050年間,61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將減少1%或更多,在這一時期,超過一半的全球人口增長將集中在剛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這8個國家。

      四、世行等五大國際機構聯合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危機
        7月15日,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及世界貿易組織五大國際機構負責人發表聯合聲明,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危機,并需要在四個關鍵領域采取短期和長期行動。疫情、國際供應鏈中斷以及烏克蘭危機擾亂了相互關聯的世界糧食、燃料和化肥市場。聲明呼吁各國在以下四個關鍵領域做出行動:首先是向弱勢群體提供支持,其次是促進貿易和國際糧食供應,第三是促進生產,第四是投資具有氣候適應性的農業。

      五、李克強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全球企業家特別對話會
        7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全球企業家視頻特別對話會,發表致辭并同企業家代表互動交流。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主持,來自50多個國家的近400位企業家參加。李克強表示,當前國際地區形勢深刻復雜演變,各種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習近平主席在今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和平穩定的環境是發展的前提,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踐行多邊主義,攜手守護世界和平安寧。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巨大。我們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堅持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

      六、聯合國報告:多重水文氣象災害困擾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7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從亞馬遜雨林到安第斯山脈,再到巴塔哥尼亞的積雪深處,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正在整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引發特大干旱、極端降雨、森林退化和冰川融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氣候狀態正在對生態系統、糧食與水安全、人類健康以及貧困問題產生廣泛的影響。該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包括干旱、熱浪、寒潮、熱帶氣旋與洪水在內的水文氣象災害導致數百人喪生,對作物生產和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并使人們流離失所。氣候變化正給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造成系統性威脅,并且有可能給這些本已接近危急狀態的地區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七、世衛組織宣布多國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目前已在75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的猴痘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可以發布的最高級別公共衛生警報。根據《國際衛生條例》,在決定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需考慮五個因素。首先,各國提供的信息顯示,猴痘病毒已迅速蔓延到許多以前從沒出現過病例的國家;其次,《國際衛生條例》規定的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項標準,猴痘疫情都已滿足;第三,緊急委員會雖未達成共識,但為總干事的決定提供支撐;第四,有關猴痘的科學原則、證據和其他相關信息目前還不充分,尚存許多未知數;第五,猴痘對人類健康造成風險,可能形成國際傳播,對國際交通也有潛在干擾。

      八、古特雷斯任命中國外交官李軍華為聯合國副秘書長
        7月25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宣布,任命中國資深外交官李軍華為聯合國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根據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辦公室發表的聲明,李軍華將接替同樣來自中國的劉振民。古特雷斯對劉振民擔任副秘書長期間對聯合國所做的奉獻表示感謝。聲明說,李軍華將就促進多邊經濟和社會合作提出觀點和愿景,他承諾與各方一道進一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致力于為會員國服務。此前,他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的多次會議以及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金磚國家等其他多邊會議做出了貢獻。李軍華于1985年加入中國外交部,現任中國駐意大利兼駐圣馬力諾大使,此前曾擔任外交部國際司司長、中國駐緬甸大使、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負責政治事務的公使銜參贊等職務。

      九、中國第25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全體官兵榮獲聯合國“和平勛章”
        7月25日,中國第25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全體218名官兵在位于剛果(金)南基伍省的中國半島營區被授予聯合國“和平勛章”。遵照聯合國剛果(金)穩定特派團(聯剛穩定團)命令,中國第25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舉行授勛儀式。維和部隊指揮長鄧亮表示,全體維和官兵將珍惜榮譽,一如既往完成好上級賦予的各項維和任務,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祖國爭光,為軍旗添彩。

      十、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煤炭需求將重回歷史高位
        7月29日,國際能源署在《7月煤炭市場報告》中稱,2022年的全球煤炭消費將略有上升,預計將回到近十年前的創紀錄水平。去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反彈了約6%,根據目前的經濟和市場趨勢,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這一數字還將增長0.7%,達到80億噸,與2013年創下的年度記錄相當。明年的煤炭需求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報告總結了三點主要原因:一、煤炭仍然是發電和一系列工業流程的關鍵燃料;二、飆升的天然氣價格讓一些國家將部分燃料消耗轉向了煤炭;三、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提振了該國對煤炭的需求。
      返回列表
      邻居少妇帮我泄欲

        <noframes id="tpptt">

          <track id="tpptt"><strike id="tpptt"></strike></track>
          <track id="tpptt"></track>

          <track id="tpptt"></track>